中新網1月15日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15日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保持好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繼續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精準滴管的信貸政策,發揮好全國應收賬款融資平臺、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平臺的支持作用,加大對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面臨春節長假,中國人民銀行加大了貨幣投放力度。在29日例行的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中,央行采用逆回購方式,向市場投放了250億元的資金,這一數字為上一周的五倍。在資金量放大的同時,央行將逆回購品種期限由上周的7天改為14天,招標利率為2.32%,與銀行間市場的收益率水平相當,略高于交易所市場。<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發 楊明靜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在1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2020年,我國的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受到疫情嚴重的影響和沖擊,人民銀行在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什么樣的考慮?
陳雨露回應稱,支持小微企業的平穩發展是人民銀行和金融系統工作當中的一個重中之重。正像你剛才提到的,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沖擊,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更加困難,它是我們穩企業、保就業的關鍵的市場主體。人民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委及時出臺了四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堅定的支持小微企業的融資和穩定發展。概括來說:
一是創新了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去年6月份推出了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還有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這兩大工具,運用央行的資金激勵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大幅增加信用貸款投放。全年銀行業累計對7.3萬億的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3.9萬億,同比增加了1.6萬億。
二是加大對重點領域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政策支持。牽頭出臺金融支持抗疫30條舉措,設立3000億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定向支持7600多家防疫保供重點企業,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微企業。根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需要,追加了5000億復工復產、1萬億的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60多萬家,絕大多數也是中小微企業。
三是提升商業銀行自身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人民銀行積極督促商業銀行改進對小微企業的資源配置和績效考核機制,為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的權重提升到10%以上,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得以大幅增加,前11個月普惠小微新增的授信當中,首次授信戶數占近40%。
四是發揮“幾家抬”的政策合力。進一步完善貨幣、監管、財稅等以及外部政策激勵。更好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完善地方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綜合施策,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同時也積極推動征信平臺建設,促進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共享。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運營的應收賬款融資平臺全年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規模達到2萬億,超額完成全年8000億元的目標任務。
陳雨露指出,總體來看,去年小微企業融資取得了“量增、價降、面擴”的顯著效果,截至去年年底普惠小微企業余額15.1萬億,同比增長30%。12月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的利率是5.08%,比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2020年全年共支持3228萬戶的經營主體,比上年增加524萬戶。